標題:30歲以后,每天學點謀略學
![]()
|
1#發表于:2011-12-14 14:40:06
- IP:115.25.*.*
30歲以后,每天學點謀略學
人到30始中局
人的一生,可以粗略劃分為三個階段: 從剛出生到30多歲,是人的成長階段; 從30多歲到60多歲,是人的成熟階段; 從60多歲到90多歲甚至更長,是人的衰亡階段。 假如用下棋來作比喻,那么,前30年可算作是人生的開局,中間30年可算作人生的中局,后30年可算作人生的殘局。 下過棋的人都知道:要想在殘局取得勝利,就必須在中局搶占先機;要想在中局搶占先機,就必須在開局取得主動。開局取得了主動,中局穩扎穩打步步為營,殘局善始善終水到渠成,就能贏下任何強大的對手。 世事紛紜一局棋。下棋如此,人生亦如此。 在人生的開局階段,也就是前30年,一定要高屋建瓴、氣勢磅礴。只有開局開得好,才能為今后的輝煌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人生的中局,也就是30歲到60歲,必須穩扎穩打、步步為營。人生這中間的30年就如同棋局的中盤,是最關鍵也最熬人的爬坡期。處在這個階段的人,容不得有絲毫取巧之處,必須要用堅定不移的信念、堅強不屈的意志、堅忍不拔的精神去拼搏、進取和奮斗。只有搶到了中盤的主動權,才能夠以“成功者”的姿態順利進入人生的殘局。 在人生的殘局階段,也就是60歲以后,就要努力做到無為而為,不爭而爭。做到了這一點,則成功和快樂、鮮花和贊譽、睿智和通達、博大和深邃將齊擁而至,人生將達到輝煌的頂峰。 在上面三個不同的階段里,人們有著不同的任務: 30歲以前,人們應該刻苦學習,努力錘煉自己的素質,為今后的事業做好必要的準備; 30歲至60歲,人們應深度融入社會,奮勇拼搏,積極進取,爭取最大限度地實現個人的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努力書寫人生的輝煌; 60歲之后,則應安享晚年,用前半生奮斗的成果溫潤自己和家人生命,安靜而祥和地度過自己的余生。 古人說,三十而立。這就是說,30歲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嶺。放在今天來看,人到30始中局。30歲之前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30歲以后。這是因為,假如在30歲以前人們犯下錯誤出現過失的話,那么他們還有時間來彌補;但到了30歲以后,則進入了時不我待、分秒必爭的階段。這中間的30年是人生最關鍵的爬坡期、相持期和對峙期,容不得半點馬虎和丁點兒差錯。只有牢牢抓住這30年的時光,才能真正做出點事情。古今中外大量成功人士的經驗表明,30歲多歲的中盤階段是決定人生成功與否的至關重要之所在。 人生是一個早就設定好的程序。在30歲之前,大多數人都還停留在青春的張揚和豪放中。談幾場戀愛,收獲一段婚姻,讓生命的能量縱情放縱在瀟灑的生活中,這是大多數人的常態。“沒有放縱過,就沒有青春過。”每個年輕的生命都有綻放花樣年華的理由。但是,進入30歲之后,則大部分人都有了穩定的家庭,有了責任、義務和自己的牽掛。這樣,人們就進入了那個早就編寫好的程序。曾幾何時,人們會以為自己就是生命的主人,是生活的主宰。但是,幾乎無一能例外的是,進入30多歲之后,人們最終總要回歸到命運的“程序”中來。這個“程序”就是:生、老、病、死、戀愛、結婚、生子、掙錢……也許有人能跨越其中的一個或幾個過程,比如,沒有結婚,不要孩子,但是,對大部分人來說,則一生注定要被這種早就“設定”好的“程序”所“操控”。所以,就大多數普通人來說,30歲以后,生活必然進入這樣一個局面:上面有體弱的父母,下面有待哺的孩童。這就是中國人經常說到的“上有老,下有小”。所以,30歲以后的人注定不能很“自我”。他們更需要從職場上“賺取”足夠的資源,以確保自己和家人的生存、謀求生活的發展并進而實現生命的輝煌。 本主題由 官方管理—知心 于 2011-12-14 14:49:03 移動
|
展開帖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