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花錢上自習,靠譜嗎?
![]()
|
1#發表于:2011-09-16 21:46:14
- IP:218.65.*.*
花錢上自習,靠譜嗎?
■事件回顧
煙臺大學圖書館的部分自習教室設立“包廂”,采取按月收費制度,以每天兩元錢的價格出租給學生。據報道,即使收費,這些座位仍很搶手,需要跟圖書館老師預約才能得到。對于圖書館自習室收費,不少學生認為不合理,而校方則表示收費主要用于支付電費和教室清掃費等。 ■觀點PK 眾所周知,大學的圖書館、自習室座位是緊缺資源,所以在這上面做文章、動腦筋的大有人在,前有北郵圖書館自習室搖號,后有煙大圖書館開設收費包廂。既然問題普遍存在,那尋找緩解自習室座位緊缺壓力的辦法就刻不容緩,那么,花錢究竟是不是一個好辦法呢? 【支持聲】 □新鮮,但不難理解。中國的大學教育自擴招以來,實際上已經商業化,圖書館設包廂并有償使用,不過是商業化的一種表現。 □雖然有點兒不合理,但是對每天早起去占位子的孩子來說,花點兒錢換來多點兒睡覺時間,是很值得的。 【反對聲】 □交學費了還不行,還得交這交那! □大學圖書館是獨立運作?沒有財政補貼?建議以后到教室上課,根據座位收費…… ■看法 別讓“商業化”吞噬校園 對于自習室這種稀缺資源的利用,很多學校都在開發新模式,能不能推廣到全國不敢說,樹立幾個典型還是可以的。有搖號限座的,有花錢買包廂的——最讓人看不懂的還是北大,在圖書館里設了個蘋果體驗店,看來那里的自習室座位富余,還能開辟一塊地方體驗高科技。 每天兩元錢的包廂費用于電費、打掃,蘋果體驗店光能體驗不能買,看似合情合理,但實際上,學生已經被捆綁進了學校的商業鏈條之中。自習室本是免費的地方,花不花這兩元錢都要打掃、出電費,蘋果體驗店就算不賣產品,但難道不是在大學自習室打了個“植入廣告”?這“廣告費”誰收了?不管你收沒收,反正學生是沒收! “大學生都站在社會邊上了,也該知道社會上的規則。”有些學校或許覺得他們有必要給學生們上這樣的一課。但大學畢竟還是教書育人的地方,過度地與商業化掛鉤,最終會不會使學生們變得過于現實、看重利益?當他們走出校園之時,會不會覺得想方設法賺錢才是硬道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