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三峽大壩結扎了中國炎黃子孫
![]()
|
1#發(fā)表于:2011-07-05 22:59:12
- IP:222.218.*.*
三峽大壩結扎了中國炎黃子孫當初在汶川大地震之后就有人提出,三峽水庫的改造是這次災難的源頭,貌似是天災,其實是人禍所致。而就在近日,湖北,江蘇,江西,浙江等地數(shù)十年一遇大旱的蔓延,讓 “三峽誘發(fā)干旱論”的問題又浮出水面。
三峽大壩到底是好是壞,在我看來就是給中國長江做了個結扎: ![]() 到底三峽改造工程是利國利民之事,還是禍國殃民之舉?想當年三峽建成之日,眾學院派登高而望,大呼“三峽大壩真乃中國20世紀最偉大的奇跡之一”,更有“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的壯美工程描寫,改造三峽帶來的經(jīng)濟利益等都讓學院派人士沾沾自喜。 可如今呢,至少從近些年看來,三峽改造帶來的一年又一年的干旱,和氣候環(huán)境的改變讓更多的人開始反思利真的大于弊么?而少數(shù)學院派卻站出來極力反對這種看法。24日,三峽工程主要設計者、長江水利委員會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守仁對“三峽誘發(fā)干旱論”做出回應。他說:“不能一遇到極端氣候就怪罪三峽工程。恰恰相反,若沒有三峽工程,長江中下游的干旱程度將會加劇。” 而我們看到的景象卻與之截然相反,受三峽改造影響,今年鄱陽湖星子站水位為9.38米,低于1963年的歷史同期最低記錄,比多年同期均值低4米多,水域面積也較歷年同期明顯縮小。只怕鄱陽湖、洞庭湖等昨日的景象只能在回憶中重溫了,取而代之的事干涸的湖底,曬干的魚蝦散發(fā)出陣陣惡臭。 ![]() “李大眼”李承鵬在博客上說,“從萬年一遇,千年一遇,百年一遇,現(xiàn)在年年一遇,討論該不該炸掉……你看,修水壩是為了發(fā)電,發(fā)電是為了抗旱,抗旱就要修水壩,修水壩又得抗旱,這邏輯生生不息,都讓火星人頭暈。”到底該不該修建被中國譽為20世紀建筑奇跡的三峽大壩,到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變成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扯淡問題了。 韓寒在博客上諷刺了一把三峽,干涸的鄱陽湖可使江西政府將瞬間多出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供買賣,而賣點自然是鄱陽湖的遺址,平原上的盆地,萬水之源,聚寶之盆,開啟您的財富生活。 “北大醉俠”孔慶東近日在第一視頻新聞網(wǎng)主持的孔和尚有話說也提到,“孔和尚在二十多年前就開始質(zhì)疑三峽工程,我看了大量水利資料,三峽的功能之一,本來就是要抗旱,可是你看現(xiàn)在抗旱了嗎?” 時至今日,再去討論誰對誰錯已經(jīng)無關緊要了,三峽就像給中國做了個結扎,當初可能爽了那些要面子不要里子的人,可事到如今誰才是最可憐的人? |
展開帖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