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海南部分地方政府負債率300% 償債依賴土地
![]()
|
1#發表于:2011-02-23 21:00:03
- IP:59.47.*.*
海南部分地方政府負債率300% 償債依賴土地海南部分地方政府負債率300% 償債依賴土地字號:T|T
南海網2月23日海口消息 (南海網 記者 趙仕芳) 2月22日,在海南省政協五屆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梁振功委員直言,2010年海南省政府一般預算收入為271億元,而截至2010年11月底,全省各級政府融資平臺貸款余額增至798.67億元,政府負債率過高,政府融資潛在風險問題值得關注。 梁振功表示,據調查,目前政府負債率過高。一些地區融資負債率高達300%,大大高于國際風險警戒線80—120%的水平。部分融資擔保不規范。部分地方政府為了能從銀行獲得貸款,想方設法向銀行出具各種形式的擔保,既有政府出具不具法律效力的還貸支持性文件,也有地方財政出具還本付息的承諾函;部分政府融資項目透明度低,存在政企不分,還款責任不清晰,借款、用款、還款人不統一的情況。盡管2009年全省金融機構存、貸款分別增長35%和40%,銀行業盈利達40億元,但更應居安思危。 此外,政府償債能力對土地升值依賴過大。政府融資建設項目中,多數為公益性項目、民生項目,政府依靠土地擔保才能夠從銀行獲得貸款,而這些擔保又大多是建立在土地價格上漲預期基礎之上。如果地價下跌,土地出讓困難,對一些財力相對較弱而借款又較多的市縣政府來講,還款就會發生困難。而政府融資舉債時缺乏項目可行性論證、總量規劃和資金監管機制,缺少相應的科學決策責任機制和科學償還機制,缺少償債能力的指標限制和監督約束機制。 由此建議,摸清融資存量情況,清理不規范運作的融資項目。指導制定科學的還款計劃,化解潛在的融資風險。提高政府融資平臺債務規模的透明度,防范融資平臺債務風險連帶形成財政風險和系統性金融風險。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政府融資運作和監管機制,促使政府融資行為科學有序,系統性風險可防可控。 建立并完善債務風險預警機制,防患于未然。建立各級政府借貸審批制度,嚴格按照政府債務風險控制標準審核其舉債行為和規模,實行借貸限額管理,有效控制政府債務規模的無序擴大。建立風險評價指標體系、政府債務風險預警機制以及政府債務報告制度。 規范政府融資決策機制,嚴格管理土地出讓金。建議將土地出讓收入全額繳入國庫,在國庫中設立“國有土地有償使用收入專賬”,專門核算土地出讓金、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收支情況。 建立健全融資責任制度和債務償還保障機制。各級政府應統籌本級財政情況,科學制定本級政府融資規模,制定科學的決策機制和責任機制,在政府嚴重資不抵債、不能有效清償的情況下,適時探索實施問責制。引導銀行加強對融資平臺貸款風險管理。 強化城市功能定位,防止政府新增融資非理性膨脹。建議政府融資資金要向公共衛生、基礎設施、文化教育、保障性住房、垃圾處理等民生項目傾斜,經營性項目盡量取之于企業,用之于企業。在規劃全省醫療急救、文化教育、基礎設施、農產品質量檢測等公益性項目時,應突破市縣行政管理區域,樹立全省一盤棋的概念,實現跨區域服務。 提高政府融資平臺的商業化運作能力,推動政府項目融資行為市場化。引導民營資本進入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行業,創造條件推動市政債券等的發展,鼓勵發行企業債券,嘗試通過基礎設施、民生項目市場化的方式投融資,嘗試個別項目通過采取公私合營模式(政府和私營資本各占一定比例)組建平臺,進行市場化運作,為城市建設注入新的資本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