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住房信息聯網為何“難產”?
![]()
|
1#發表于:2014-03-17 08:15:18
- IP:222.85.*.*
住房信息聯網為何“難產”?住房信息聯網為何“難產”? 據報道,國務院已要求國土部在2014年6月底前出臺《不動產登記條例》。值得一提的是,不動產登記中最為核心的全國個人住房信息系統聯網工作2010年就已經啟動,但進展并不順利。 500城市住房信息聯網“難產” 個人住房信息聯網工作的第一步,即40個重點城市的個人住房信息系統聯網歷時便長達兩年之多。2010年下半年,住建部便提出要對40個重點城市的房地產交易、個人住房產權信息變更等進行實時監控。但由于進展緩慢,住建部不得不將時間延至2012年6月底。 截至2012年5月17日,全國僅有廣州、福州、廈門、南京、無錫和蘇州6個城市宣布信息系統與住建部聯網。2013年2月,住建部相關負責人公開表示,40個城市的住房信息聯網完成。逾期8個月。 按照住建部原本的預想,去年6月底住房信息聯網工程將擴展到500個城市。不過“大限”已過,這一目標依然“難產”。 “住房信息聯網比預想要難得多” 有報道援引自一位接近住建部的人士稱,聯網的城市已經超過60個,但遠未達到500個。聯網進度的延期存在多方原因。 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副會長顧云昌此前表示,利益集團的阻力是一大原因。 住建部部長姜偉新曾經在一次內部會議上坦承,住房信息聯網比預想中要難得多。 多位專家表示,技術層面已不是全國住房信息聯網難以落實的掣肘,如何理清頭緒打破地方政府阻礙,才是“破題”的關鍵所在。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也曾公開表示,房產信息聯網技術不是主要問題,而是有些部門和地方顧及相關利益,存在故意控制的舉動。 業內普遍呼吁,應盡快明確全國住房信息聯網公布時間。在中原集團首席運營官李文杰看來,通過全國性的住房信息聯網系統,有關部門不僅能有效監控房地產投資的資金流向和樓市銷售等運行情況,同時還能通過監測實時的數據,進行準確的統計分析,進而制定相關的引導措施。例如針對房產稅的實施、空置房的稅收以及限購等問題,住房信息聯網都將有助于樓市的精確調控。本報綜合報道 焦點 特大城市可設置階梯式落戶 《規劃》提出,逐步使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不僅要放開小城鎮落戶限制,也要放寬大中城市落戶條件。以合法穩定就業和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等為前置條件,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有序放開城區人口50萬-100萬的城市落戶限制,合理放開城區人口100萬-300萬的大城市落戶限制,合理確定城區人口300萬-500萬的大城市落戶條件,嚴格控制城區人口500萬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規模。大中城市可設置參加城鎮社會保險年限的要求,但最高年限不得超過5年。特大城市可采取積分制等方式設置階梯式落戶通道調控落戶規模和節奏。 身份號碼可查收入房產信息 《規劃》提出,在加快改革戶籍制度的同時,創新和完善人口服務和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流動人口居住證制度,以居住證為載體,建立健全與居住年限等條件相掛鉤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并作為申請登記居住地常住戶口的重要依據。城鎮流動人口暫住證持有年限累計進居住證。 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加快推進人口基礎信息庫建設,分類完善勞動就業、教育、收入、社保、房產、信用、計生、稅務等信息系統,逐步實現跨部門、跨地區信息整合和共享,在此基礎上建設覆蓋全國、安全可靠的國家人口綜合信息庫和信息交換平臺,到2020年在全國實行以公民身份號碼為唯一標識,依法記錄、查詢和評估人口相關信息制度,為人口服務和管理提供支撐。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增農民工 《規劃》提出,完善農業轉移人口社會參與機制,推進農民工融入企業、子女融入學校、家庭融入社區、群體融入社會,建設包容性城市。提高各級黨代會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農民工的比例,積極引導農民工參加黨組織、工會和社團組織,引導農業轉移人口有序參政議政和參加社會管理。 有條件縣鎮可升格中小城市 《規劃》提出,把加快發展中小城市作為優化城鎮規模結構的主攻方向。鼓勵引導產業項目在資源環境承載力強、發展潛力大的中小城市和縣城布局,依托優勢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加強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教育醫療等公共資源配置要向中小城市和縣城傾斜,引導高等學校和職業院校在中小城市布局、優質教育和醫療機構在中小城市設立分支機構,增強集聚要素的吸引力。完善設市標準,嚴格審批程序,對具備行政區劃調整條件的縣可有序改市,把有條件的縣城和重點鎮發展成為中小城市。 |